本站在存续的时间将永久免费,所有文章除回复可见外不设置任何访问限制,增加打赏将用来维护和提升网站服务器网速及容量,本站现存储文件四千多个,总存储量50G以上,不得已部分新增文件已第三方存储,需要大家打赏支持网站扩容增速,谢谢!
摘要: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执行后,土建7.1.5条文,在实际过程中,对于机电各专业管线排布和系统设计影响很大,本文稍作归纳,供各位同行探讨。
1、相关条文:
GB55037-2022《建筑防火通用规范》第7.1.5条:
在疏散通道、疏散走道、疏散出口处,不应有任何影响人员疏散的物体,并应在疏散通道、疏散走道、疏散出口的明显位置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疏散通道、疏散走道、疏散出口的净高度均不应小于2.1m。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分隔处应设置疏散门。
2、相关影响:
1)挡烟垂壁底部净高不得小于2.1m
疏散走道要求挡烟垂壁下沿距地净高不小于2.1m,对于目前所有项目防排排烟设计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某项目在一次土建阶段,建筑专业考虑吊顶控制线时,层高控制在2.5m。此时如在疏散走道区域设置挡烟垂壁(最小高度0.5m),疏散走道净高即2.0m,无法满足疏散净高要求。因此如封闭吊顶且需要设置挡烟垂壁时,层高至少要控制在2.6m。
有人会问,选用电动挡烟垂壁可以解决吗?
答案是肯定不行的,电动挡烟垂壁火灾时释放后的距地高度,同固定挡烟垂壁一样,因此使用电动挡烟垂壁无法解决此问题。
此时就需要考虑其他措施,如增加防火门、增加机械排烟、改变吊顶型式、增加自然排烟窗高度或面积等等措施。
鉴于目前项目此类问题较多,部分审图公司也专业发布了提示函:
此处为隐藏内容,请评论后查看隐藏内容,谢谢!
发表评论
很有价值的资料,感谢分享
谢谢分享
感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感谢分享
学习一下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