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农居处理技术指南
前言
为规范震后农房修复加固工程建设与验收,加强技术指导,使农房修复加固做到科学有序、技术可行、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易于施工、确保质量,保证修复加固房屋满足正常使用的安全要求,同时提升房屋的抗震能力,特制定本技术指南。
总则
本指南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和8度地区层数为一层、二层的农房的震后修复加固。对于有文保价值的传统民居,修复加固应与保护并重,宜进行专门研究后确定修复加固方案。农房修复加固除应符合本指南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
农房: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非生产经营性农村自建住房。
抗震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修复加固:修复或者加固的通称。
基本规定
修复加固基本原则
1.农房修复加固前应进行安全鉴定,依据《农村住房安全性鉴定技术导则》进行。
2.根据鉴定结论对房屋的加固难易程度、加固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相应的修复、加固、改造或拆建更新等防灾减灾对策。
3.对震后未发现震损但存在抗震薄弱部位的农房宜参照本指南中的修复加固方法进行适当修复加固。
4.农房修复加固应以提高农房结构的完整性、整体性和综合抗震能力为主,同时保证关键部位或关键构件的承载能力,并兼顾农房的宜居性和耐久性。
修复加固方法与设计
1.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及当地施工技术水平综合确定。
2.加固设计:应根据鉴定结果,经综合分析后分别采取加强整体性连接、提高抗震性能、加强构件连接等措施,提高房屋的综合抗震力。
修复加固施工与验收
1.施工要求:加固施工时应避免或减少对原结构及构件的损伤。
2.施工记录:加固施工记录及中间过程验收记录等资料齐全,并填写《农房修复加固项目验收表》。
装饰与节能
如采取的加固措施对建筑外立面造成影响,宜在加固施工后,对建筑外立面进行恢复。建筑选材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就地选材,宜使用绿色建材。
场地、地基和基础
场地
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工程地质条件,其范围大体相当于自然村或不小于1km²的平面面积。
地基和基础
地基和基础的加固应根据房屋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桩基、地下连续墙等。
木结构房屋、砌体结构房屋、生土结构房屋、混合承重房屋
各类结构房屋的修复加固方法应根据其特点分别制定详细的设计和施工方案,确保加固后的结构安全、可靠。
通过以上技术指南,希望能为震后农居的排查、加固和新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确保农房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发表评论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谢谢分享
添加新评论